2020年疫情持續期間,「停課不停學」從口號變成教學新模式,電子平台和網絡從輔助成為主力上課場所。不少老師化身成KOL 或YouTuber ,繼續在網上作育英才,任職中學教師的青協舊生關浩鵾(Dicky)亦不例外。

Dicky 中學時曾任學生會主席,及後參加青協的《香港200》領袖計劃,進一步提升領袖素質。Dicky 指,《計劃》最吸引的地方,是可認識來自不同學校兼擔任領袖崗位的學生,彼此學習。在北上交流期間,增加他對內地認識外,更深度地與學員討論在其領袖崗位上遇到的困難,當時感悟:「不同人有不同領導風格。多了解別人的意見,有助自己解決團隊問題」。參觀天光墟等實地考察,更燃起Dicky 關心社區的熱誠,了解社會需要。大學畢業後他執起教鞭,盼生命影響生命,教育下一代回饋社會的重要。

抗疫期間,「居家學習」為教育界帶來不少挑戰及機遇。他研習不同類型的網上教學工具,提升學生在家學習的效率,再與其他老師分享,一同在「疫」境中與學生學習,不但保持課程進度,更促進老師向心力,研究教學質素。

線下的Dicky 身兼多職,繼續春風化雨,擔任電台「上網問功課」的嘉賓,為停課在家的學生提供功課上的支援;另一方面,他充當「柴可夫司機」協助收集防疫用品,將物資送到港、九、新界,讓有需要人士得到保護。 2020年疫情持續期間,Dicky 鼓勵學生勿灰心,善用該段時間休息,或探索不同的興趣,並以「天降大任於斯人也」鼓勵當年的應屆DSE 考生,鼓勵考生勇敢地迎難而上,期待他日重聚,一同分享彼此的故事。